成人鋼琴教學:打破傳統的練習法3:刻意練習之心智練習的優勢與運用

by Debbie
Debbie’s成人鋼琴教學/成人鋼琴課程

大家在閱讀這篇文章前,要記得先閱讀前兩篇文章

打破傳統的練習法1

打破團統的練習法2

為什麼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法

現在是一個科學新世代,前幾天學生傳了ChatGPT給我,將來有多少行業會被AI取代,甚至我們已經無法想像我們的孩子將來要面對甚麼樣的環境,需要甚麼樣的技能了,可是我覺得比這更恐怖的是:傳統鋼琴課依然用著傳統的思維在前進

有天我看到一位老師上傳許多學生完成的影片,應該是國外的老師吧!學生是真的程度很好,大多是兒童至青少年,手跑得飛快,老師在幹嘛呢?在旁邊哼唱旋律,我看著看著就笑出來了,因為我突然想到從小到大學琴的模樣,想到我直到準備碩士考試,老師在我彈蕭邦詼諧曲的時候,手在旁邊打圈說:向前...向前..不要停(我心想:我沒停啊..哈哈哈),或是老師會說:這裡是一種神祕的聲音(不對!你彈得有點甜美),難道我彈不流暢嗎?不是,那所謂的不要停是甚麼意思呢??其實指的是曲子要有一種向前的感覺(對!就是感覺)

至於"神祕的聲音"至今我無法領略哈哈哈

我的老師曾經告訴我:當在國外念博士的時候,教授也都講雲端上的形容,我(指我的老師)有時兩年後才頓悟呢

我深深地可以體會老師要表達的意思,音樂就是有那麼多"玄學"難以言喻,但是天蠍座的我骨子裡常常出現一種反叛的想法:我常覺得這真是"不合理",你想一想,那麼如果成人才來學鋼琴,不是要被判死刑了嗎??哪能學音色啊?

所以我專注在成人鋼琴教學的研究上,也成為一個專職的成人鋼琴教學老師(但我不是教流行鋼琴喔)(是古典古典),這些研究方法,我一度找不到人討論,甚至在寫論文的時候,也備受口委的打擊,那是因為在學校的老師們,並不需要給予學生太多的方法,基本上你就是要自己練完一首曲子來讓老師修,可是回到成人鋼琴教學中,大家的難題卻是後天的手協調性不佳,以及練琴時間常常因為忙碌中斷,而重複地打回原形,所以過去傳統靠著量(時間量)來取勝的教學方法,真的很不適用於成人

而這幾年來,我靠著教導成人的數據中,發現給予成人一個刻意練習的模組,不只可以奠定能力,也可以事半功倍,甚至回到我自身,老師們以前講的玄學音色法(感覺..),我都可以用科學性的練習來達成,我想沒有老師像我這樣教,所以我需要找到佐證,證實鋼琴教學也需要精進與科學性,為了讓大家突破傳統鋼琴學習的迷思,我節錄我的碩士論文提供大家新的思想

本文節Debbie’s碩士論文

心智表徵(心智練習)的優勢與運用

《刻意練習》一書舉出音樂界實證,證實心智練習(發展心智表徵的能力),有助於學習,書中研究指出以初中階的演奏者與頂尖的演奏者相比,發現兩者差異在於心智表徵的品質不同,亦即初階演奏者在練習曲子時,往往不知道樂曲聽起來該是甚麼模樣;另一則研究以學習薩克斯風的學生作為實驗,發現表現的差異多源於本身覺察錯誤的能力高低,也就是對樂曲擁有清晰的心智表徵,較能在練習中覺察錯誤,並加以改正,來提高練習效率(陳繪茹譯,2017,頁123)。

書中指出頂尖音樂家與音樂學習者雖然擁有不同程度的心智表徵能力,但有三項共同點,研究者整理敘述如下。

理解資訊

著名的鋼琴家蓋畢拉.依姆納練習樂曲時首先先讀譜,理解樂譜的資訊,透過分析與閱讀樂譜知道一首樂曲聽起的樣子;而對於初學者而言,建立聽覺表徵的能力也許不如音樂家來的精細,但可以透過先行讀譜想像音符的音高與音值,調性,與其他音符之間的和諧關係(陳繪茹譯,2017,頁124-125)。黃麗瑛(1993)提到「彈奏是由中樞神經傳達樂譜的形像至腦中樞神經,進而產生對音樂的領悟,如音高、節奏、樂句與和聲等」。萊馬(Leimer, Karl 1858-1944)與紀瑟金(Gieseking, Walter 1895-1956)的教學主張,認為練琴可以在沒有鋼琴的幫助下,訓練視覺對樂譜產生「內在聽覺」與「鍵盤音程、音高與和弦的距離感」,利用聯想產生手部的觸鍵與運行方式(黃麗瑛,1994,頁221)。

​制定彈奏計畫

可以同時吸收且考量更多的資訊,然後採取最好的選項,這些選項的答案來自於過去經驗的記憶,鋼琴家蓋畢拉.依姆納會在開始設定指法,有時為了詮釋上需要不同的效果,則會嘗試數種指法,並在決定後寫在樂譜上;對於困難的段落則是找出前一小節作提醒與記號(陳繪茹譯,2017,頁126)。研究者對於初學學生會教導學生做基本的曲式分析劃分出樂句與樂段,並標於譜上,對於視奏能力較弱的初學學生,以「樂句」為單位在讀譜上可以化繁為簡,閱讀音高、節奏與和絃行進,並設計指法、做分句的劃分(圓滑奏與斷奏記譜)。對於困難的部分:擴張指與轉指、和弦移動的距離,研究者的數位影片中皆會以不同顏色與符號標示出來,希望皆此帶領學生將來可以有步驟的做彈奏計畫。

覺察錯誤

當建立了初步的心智表徵,彈奏練習時可以將樂譜手指與鍵盤關係快速連結,對於樂曲有清楚的心智表徵時,可以發現大多數的錯誤並且記下來,降低重複犯錯的機率,也能擁有較高的覺察錯誤的能力(陳繪茹譯,2017,頁124)。

對於研究者所面臨的初學學生,無法如音樂家對於樂曲詮釋有詳細與細膩的心智表徵,但對於掌握一首曲子的正確度所需的基本音樂元素:音高、節奏、樂句與和絃行進,或針對困難的段落做彈奏計畫,可作為發展心智表徵的開始,故研究者以此作為「科學腦」影片中發展心智表徵的單元設計。

回到教學現場,我常將教學分成:科學腦與鋼琴手,科學腦的部分就是帶著大家運用心智練習,活用心智練習,讓它成為你的工具

更多成人鋼琴教學_科學化練琴法

腦工廠建立_放聲思雅法 請連結

更多 成人鋼琴課程:人物寫真 請連結粉絲專頁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